一
《邮政法》修改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
2012年10月26日,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,<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>的决定》,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。此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省级以下邮政管理体制,对加强邮政市场管理、规范邮政市场秩序、促进邮政事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。
二
三级邮政管理体制正式建立
2012年9月29日,全国首个市(地)邮政管理局在深圳成立,拉开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组建序幕,根据国办6号文件精神,全国357个市(地)邮政管理机构于2012年底前全部组建完成,国家、省、市(地)三级邮政管理体制的正式建立,将更加有利于保障邮政普遍服务,更加有利于加强邮政市场管理,更加有利于维护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,更加有利于促进邮政业健康发展。
三
行业规划衔接取得重大突破
2012年1月,国务院印发《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(2011-2015年》,包括快递在内的邮政业相关重点内容被纳入《规划》;3月21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《“十二五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。这标志着邮政行业规划衔接取得重大进展,必将有力地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和邮政业的又好又快发展。
四
快递服务系列标准相继发布
2012年5月1日,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《快递服务》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;10月1日,《快递运单》国家标准、《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信息交换标准化指南》行业标准正式实施。两项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快递领域国家标准的空白;行业标准则旨在引导快递与电商规范信息交换行为,推动协同发展。
五
民间资本进入快递领域获支持
2012年6月,国家发改委、公安部、财政部、国土资源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出台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快递、城市配送(含冷链)、医药物流、再生资源物流、汽车及家电物流、特种货物运输、多式联运、供应链管理等重点物流领域。
六
快递与电商协同发展破冰
2012年3月27日,工信部发布《电子商务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,支持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的内容被纳入其中;同月,国家邮政局、商务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也从优化协同发展政策环境,推动双方信息共享、标准对接等方面对两部门落实政策提出了具体要求。快递与电商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七
快递服务企业与淘宝实现战略“联盟”
2012年5月28日,中国邮政速递物流、顺丰、申通、圆通、韵达、中通、宅急送、百世汇通、海航天天等九家全国性快递服务企业亮相京交会,并与淘宝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协议规定,淘宝进行重大促销活动前,应提前告知快递协会和签约的快递服务企业,为企业预留充足时间以做好人力、物力等资源配置,及时启动应对业务量突增的应急预案。新机制在“双11”期间发挥效力,快递服务企业平稳度过日处理量首次突破3000万件的业务高峰。
八
国内快递市场对外资开放
2012年9月6日,国家邮政局批准联邦快递(中国)有限公司、优比速包裹运送(广东)有限公司经营国内快递业务。联邦快递首批获准在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天津、大连、郑州、成都8个城市,联合包裹首批获准在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天津、西安5个城市,分别开展除信件之外的国内快递业务。这标志着国内快递市场正式对外资企业开放。
九
快递企业兼并重组波澜再起
2012年3月初,合并不到半年的星晨急便·鑫飞鸿一夜之间轰然倒塌,双方分道扬镳;7月初,CCES部分地区发生网络阻断事件,红楼集团董事长朱宝良注资2046万元收购;7月中旬,大新华物流出售海航天天60%的股份,奚春阳低调接手,天天快递再度易主。
十
六家快递日均件量突破200万件
自2012年9月起,中国邮政速递物流、顺丰、申通、圆通、中通、韵达等6家快递服务企业日均件量突破200万件。其业务总量占到快递市场份额的80%以上,快递服务企业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,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其中,邮政速递物流发力资本市场取得重大进展,首次公开发行A股申请于5月4日获得证监会发审委通过。